国机集团是中国机械工业规模最大、覆盖面最广、业务链最完善、综合研发能力最强的中央企业,拥有原机械工业部28家国家一类研究院所和11家设计院,技术领域涉及智能制造及设备、农林机械、重型装备、工程与地质装备、物流装备、能源环保装备、关键基础零部件、特种材料及制品、工程咨询与设计技术等众多行业,具备深厚的科技创新底蕴。多年来,国机集团紧紧围绕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,支撑企业快速、健康、持续发展”这一目标,以战略为先导,体系平台建设为基础,通过大力推行资源整合、科技兴贸、营造创新环境、争取国家科技项目、拓展资质领域、促进成果产业化等有效措施,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良好业绩。
130
余家国家级研发与服务平台
120
余家省部级科研与服务平台
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
6800
余项
其中,国家科学技术奖
179
项
目前,国机集团拥有130余家国家级研发与服务平台,拥有120余家省部级科研与服务平台。其中国家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9家,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,国家工程实验室5家,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,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盟主单位7家,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家,省部级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53家,博士后工作站17家,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,质检中心58家(其中国家级22个),全国标准化委员会58家。拥有包括院士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近3万人。截至2015年底,国机集团累计拥有专利9000余项,其中发明专利1700余项;累计拥有省部级(全国行业性成果奖)以上成果奖励6800余项,其中,国家科学技术奖179项。每年主持或参加标准制修定超过500项、发表论文超过2000篇、承担国家科研项目300余项(其中每年新增100余项)。
多年来,国机集团为各行业提供了一大批重大技术装备及产品,许多技术、装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填补国内空白,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2015年
制定《“十三五”科技发展规划》,提出“重建优势再创新,转型升级再创业”的总体发展思路。
2013年
召开国机集团(第三次)科技大会,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和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,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的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和措施,为集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、支撑转型升级、实现有质量增长提供了指引。
2010年
制定《 “十二五”科技发展规划(2011-2015)》,集团科技创新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机遇期。
2008年
围绕三年再造一个“新国机”的发展目标,提出国机集团科技发展“二次创业”的思路、目标、重点任务和重要措施,并召开国机集团第二次科技大会。
2006年
制定《国机集团“十一五”科技发展纲要》,进一步明确了“十一五”期间的重点工作方向和任务。
2003年
制定《科技发展战略(2003-2010年)》,并成功召开国机集团首次科技大会。
2001年
集团总部成立科技部,为集团科技工作归口服务及管理部门。
2000年
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所属8家勘察设计院以及一些重要的装备制造企业进入国机集团。
1999年
原机械工业部所属25家科研院所进入国机集团。
1997年
国机集团成立。